当前位置:首页   >  信件选登   >  信件详情

“福州漆箸”(非遗项目)生产工业遗址建议保留,勿拆除

信件类型:建议

信件来源:企业上报

选登时间:2024-12-03 16:55:20

来信内容

信件标题:

“福州漆箸”(非遗项目)生产工业遗址建议保留,勿拆除

信件内容:

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 世界筷子的发源地在中国,中国的漆箸传承地在福州(齐安村此地块)。齐安路5号周边处生产漆箸历史悠久,更是漆箸的传承地,该处目前可能是全球仅存的唯一的生产漆箸的遗址,“福州漆箸制作工艺”第一批被省政府列入非遗项目,这充分说明了福州漆箸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该处也是“福州漆箸”(省级非遗)历史文化的唯一见证地,是福州传统历史文化的符号,它还是“福州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 历年来“福州漆箸”传统文化深受政府各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从2004年以来政府部门就给予“福州漆箸”的传承保护著多的厚爱,给予特殊的政策(2007年省政府把它第一批列入非遗项目)。2020年省政协、省人大联名提案保留漆箸生产工业遗址;省工信厅、市工信局也正把“福州漆箸”工业遗址提名申报“国家工业遗产”;同年省政府“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获悉“福州漆箸”生产工业遗址保留的重要性,马上组织政府各相关部门十多人一行在该处开现场协调会,建议保留。之后在2023年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向市人民政府上报,基于齐安村作为发祥地,对筷子文化宣传、传承和发扬具有特殊的意义,再加上前期已有三位文物专家(郑国珍、罗景列、阮章魁)对该处也进行现场踏勘,认为该处非遗价值较单体建筑价值更为突出,建议工业遗址保留修缮,市人民政府也做出回复,保留该工业遗址,这些都说明了政府各部门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与认同,我们做为社会的一份子,传承保护好漆箸文化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福州漆箸”在众多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漆箸产品历年来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漆箸文创产品被送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博博会”、“福建省博物院”以及省外博物院各种展览,深受大众青睐。近期,曾接受各大媒体《中央电视台》(专题专访20分钟)、《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中国文化月刊、海峡两岸月刊、强国学习、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州电视台、东南网、福州晚报、福州日报等等众多新闻报道采访,场景都在这漆箸生产工业遗址上,它不但历史文化悠长,更是家喻户晓,而且,每年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都是通过网络上搜索慕名而来此处研学、DIY体验、文化交流,每年此处要接待众多的学生体验“福州漆箸”手工制作。日本、韩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士及游人都习惯性地聚集在该处进行漆文化考察交流、旅游观光,传播5000多年筷子文化的辉煌,受众群体极广,影响力极大。至今还经常接到日本的订购信息,对漆箸深有好感。 综上所述,该处确是福州漆箸历史文化的印迹,它的历史文化渊源悠远,若被拆除民族非遗文化就无法弘扬,福州漆箸文化就此被湮没了,这样会给福州地方文化的传承造成重大缺失。 漆箸工业遗址与筷子博物馆是两码事,一个是展示筷子的平台,一个是生产非遗漆箸的遗址,它们是不同的两个主体,性质与价值也不一样,希望政府能够依法得沐厚爱,就地保护修复漆箸生产工业遗址,让漆箸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福州市仓山天天筷厂 党支部 敬上 2024年4月15日

回复内容

回复内容:

福州分送部门:

  您好,感谢您来信政企直通车平台。经转办有关部门核实,现将最新办理情况反馈如下:天天筷厂旧址3栋厂房非仓山区不可移动文物(工业遗址),该三处建筑涉及市土发中心收储的成片开发方案为二环路周边片区2,目前正由市规划院办理调规工作。仓山区政府已于2024年1月6日发布该项目的征收土地预公告,目前盖山镇正在办理土地现状调查工作。后续仓山区将积极对接市规划院加快办理调规工作,同时推动盖山镇尽快完成土地现状调查工作。相关函复详见附件。您当前诉求已办结,再次感谢您的来信。

回复时间:

2024-05-13 15:10:41